本SOP适应于科沿有道生物公司实验室动物实验所有工作人员。
1.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一周的健康SD大鼠,体重(250±20) g,雌雄均可。
3.本SOP大鼠的损伤节段定在T10/11。造模手术前2 h腹腔注射青霉素钠2×105 U以抗炎。10%水合氯醛麻醉后,俯卧固定于手术板上。
4.以其最下一组浮肋连接第13胸椎作为骨性标志来定位,确定损伤部位后,备皮、消毒,沿脊柱长轴以椎体为中心做长约2~3 cm的纵向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钝性分离两侧竖脊肌,使棘突和棘突旁肌肉暴露,用弯镊将肌肉与它们附着的棘突钝性分离,暴露T10、T11棘突以及与之相邻的椎弓。用咬骨钳从尾侧向头侧咬除T10椎板直至两侧椎弓根,同时用医用纱布压迫止血,直至脊髓暴露。
5.用5#牙探针弯钩从椎间隙中将脊髓轻轻勾出,手术刀尖沿牙科钩快速切断。为确保脊髓完全切断,可反复勾几次并用刀片尖端切断,最后用弯镊轻抬起脊椎两断端以确保脊髓完全横断,注意尽可能小地损伤脊髓被膜。
6.观察大鼠的心跳和呼吸无异常后,依次缝合肌肉、筋膜和皮肤,并用5%络合碘消毒切口及周围。在伤口周边撒上青霉素粉剂以抗感染。
7.术后护理:术后用电热毯和电暖灯保温直到大鼠完全苏醒。采用大笼单笼饲养,每天更换清洁、干燥的垫料,始终保持笼内干燥,适当调低饲料及水的高度,确保大鼠能自主饮食。
(1)后肢运动功能:观察实验组大鼠后肢是否参与行走,如果后肢只有在前肢行走时处于拖动状态,不能参与行走,BBB评分为0分,则认为是成功的骶上脊髓损伤大鼠模型。
(2)膀胱排尿功能:在手术麻醉及脊髓休克期,膀胱处于潴留状态,膀胱胀大明显,不能自行排尿;而脊髓休克期过后表现为膀胱容量下降,膀胱胀大不明显,无需手法辅助排尿,且大鼠下腹部及笼内垫料潮湿。
附:BBB评分的定义:将动物放入以开口盆,轻敲盆壁,使其爬行,观察动物的臀、膝、踝关节行走、躯干运动及其协调情况。
BBB评分(Basso, Beattie &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 BBB scale), (大鼠脊髓损伤)评分标准:
1分:一或两个关节轻微运动,通常为髋和/或膝关节。
2分:一个关节大幅活动或一个关节大幅活动且有另一关节轻微活动。
9分:足底仅位于负重位,或偶尔/频繁/持续以足背负重步行,无足底负重步行。负重:足底负重位时或仅在后躯干抬高时,HL伸肌收缩。
11分:可较多的见到掌面承重移动,但无前后肢协调动作。
12分:可较多的见到掌面承重移动,偶见前后肢协调动作。
14分:有持续性掌面承重移动和前后肢协调动作;或出现常见的掌面移动,持续型前后肢协调动作,偶有爪背侧移动
15分: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无或偶有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与身体平行
16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常见爪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与身体平行,负重转移后旋转。
17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常见爪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
18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可持续性爪抓地;初接触时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负重转移后旋转。
19分:步态中可见持续性掌面移动和持续性前后肢协调动作,前肢前进过程中可持续性爪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尾巴有时或总是下垂。
20分:持续性掌面移动,持续性协调步态,足趾持续抓地,初接触时和负重转移后主动爪位置均与身体平行,躯干不稳定,尾巴持续翘起。
21分:持续性掌面移动,持续性协调步态,足趾持续抓地,活动过程中主动爪位置始终与身体平行,躯干持续稳定,尾巴持续翘起。
注:HL(hindlimb):后肢。轻度:小于等于百分之五十的关节活动范围。大幅是指大于百分之五十的关节活动范围。2个关节通常指髋关节和膝关节。第3个关节通常为踝关节。
北京科沿有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最前沿科研技术服务,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和医学技术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实验课题设计、论文编辑润色,以及细胞实验、动物模型、病理检测、分子实验、免疫检测、病毒包装、组学服务、基因编辑等整体课题一站式服务。
科沿有道秉承“客户为先,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以一切为了客户的利益为宗旨,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科沿有道人用实实在在的优质实验技术换取客户的信任,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科沿有道人一定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和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