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一般有: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去卵巢和维甲酸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代谢综合征模型、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等。
其中,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继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后,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并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变、肾病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一.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1 手术切除胰腺法
常采用狗、猫和大鼠等造模,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实验动物的胰腺,但保存胰十二指肠动脉吻合弓。如果连续两天血糖值超过11.1mmol/L或行葡萄糖耐量试验120min时的血糖值仍未恢复到注射前水平则认为DM造模成功。其机制是全部或大部分切除胰腺后,B细胞缺失而产生永久性DM。
2 化学药物诱导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或四氧嘧啶静脉注射可诱发DM,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家兔和狗。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的参考剂量为50~150mg/kg;四氧嘧啶(alloxan)的参考剂量为60~110mg/kg。
2.1四氧嘧啶法(Alloxan,ALX)
四嘧啶(2,4,5,6-嘧啶四酮)是嘧啶的一种含氧衍生物。在水溶液中以水合物形式存在,常用于糖尿病小鼠的造模。
2.2诱发性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一些种属的动物胰岛β细胞有选择的破坏,可以使猴、狗、羊、家兔、大鼠、小鼠等动物产生糖尿病,是目前使用广泛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化学诱导剂。
3、自发性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NOD小鼠为一自发性非肥胖DM小鼠,其发病年龄和发病率有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雌鼠发病年龄较雄鼠明显提早,发病率亦远高于雄鼠,NOD小鼠3~5周龄时开始出现胰岛炎,浸润胰岛的淋巴细胞常为CD4+或CD8+淋巴细胞,于13~30周龄时发生明显DM。
二.实验性肥胖动物模型
1.自发性小鼠肥胖模型
KK-Ay鼠是将黄色肥胖基因(即Ay)转至KK小鼠导致的一个小鼠品系。Ay基因在KK小鼠体内广泛表达,Ay蛋白被认为是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4 receptor)的拮抗剂,因此可以抑制黑素细胞刺激激素信号,从而影响能量平衡调节,导致肥胖的发生。
2.诱发性肥胖动物模型
复制这类肥胖动物模型的需要条件之一就是提供的热卡须超过当时机体所需的热卡量。年龄为 70-75d 后的动物对高糖食物所诱导的动物体重增加敏感;而幼年动物对高脂食物更敏感。
小鼠单细胞悬液制备之脾脏组织
小鼠单细胞悬液制备之肝脏组织
整体课题实验方案案例-大鼠糖尿病溃疡模型
动物造模——婴儿痉挛症模型SOP

评论